讀一本關於經濟學的小書


在這本不到 200 頁的小書中,作者用父親柔和的語氣向女兒解釋資本主義的發展軌跡、運作邏輯,以及討論在現代社會中資本主義與科技、政治與生態間的拉扯。可以想像同時要分析這些嚴肅的議題還要保持論理的流暢,有多困難。作者用希臘神話與電影闡明許多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與爭議,讓這本書讀起來格外清新。

這本書談經濟,更聚焦在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評。要談資本主義社會,要先區分兩種價值:經驗價值 (experiential value) 與交換價值 (exchange value)。前者無法拿到市場上換到其他東西,像是一段愉快的對話;後者則可以在市場上換到其他東西。資本主義社會的特徵就是交換價值完全凌駕經驗價值;市場擴張導致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在市場上交易、買賣。作者避開用「資本主義」,而用「市場社會」(market society) 代稱,以避免前者所承載的種種包袱,下面也就跟著沿用。

至於交換價值何時又如何凌駕經驗價值,就要從 12,000 多年前說起了。

「市場社會」的發生

12,000 多年前,人類發展出種植穀物的技術。這項技術不只讓人類擺脫自然對食物的控制,更讓人類社會逐漸成長,也變得更加複雜。每一次生產的糧食不會馬上吃完,因而有了生產剩餘 (surplus)。為了記錄儲存糧食的所有人與數量,文字因而出現。為了保護共同生產的糧食,權力與財富逐漸集中,社會的不平等也開始出現。因為有了生產剩餘,這個社會開始能夠養活一群不需要直接生產的人們:軍隊、官僚、神職人員。這些人的角色更直接或間接的鞏固的這個社會結構,形成一種封建社會。而經濟談的就是在一個有生產剩餘的社會中出現的種種複雜關係。

在封建社會中雖有市場,但交換價值還沒主導一切。當土地與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也被納入市場後,「市場社會」就算是逐漸成熟了。書中以英國為例子,解釋土地與勞動力進入市場的過程。十五與十六世紀間,全球貿易出現,此時英國生產的羊毛能夠換到中國的絲與印度的香料,回到英國再換到更多更多的羊毛。擁有土地的領主見此,決定加入這場國際貿易,海賺一筆。他們把原來種植作物的土地收回,改為綿羊的牧地,而在原來土地勞動的農奴就被趕了出去。這些被趕出去的農奴只好到處問有沒有人可以聘用他們,用他們的勞力換食物與溫飽。只是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並沒有馬上出現,直到十八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工廠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才吸納了大量需要工作的人。

同一個時期,土地也變成了商品,「市場社會」正式降臨。

「市場社會」中的債

在「市場社會」中,債是經濟成長的源頭。在「市場社會」之前,要先有生產,將商品賣出累積財富後,才可以買更多設備、聘更多人。但在「市場社會」中,想要進入這場由遊戲就必須先貸款買設備聘人,最後賺到錢後再去還最初的債。書中把企業比喻為時間旅人,貸款就是把未來會賺到的錢先拿來現在用,而銀行就是這場時間旅行的媒介。當然,銀行願意促成這場時間旅行是因為企業還貸的時候還要加上利息。

銀行向企業放貸,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把債務打包成金融產品賣出,來供應給企業的貸款。銀行放出的貸款愈多,理論上收的利息愈多,那銀行有什麼理由不一直放貸呢?如果當很多企業沒賺到足夠的錢還不起貸款,銀行只能對存戶或買金融產品的人雙手一攤。那些把錢放在銀行的人就會想把錢從銀行拿出來,無法兌現的銀行就只好關門。這時候,人們又更不願意花錢,企業又更難賺到錢,整個金融系統就陷入癱瘓。債,一方面是產生獲利與財富的動力,另一方面也是造成經濟危機甚至崩潰的原因。書中寫到:「市場社會」中的債就像是基督宗教中的地獄,令人反感但不可或缺。

在「市場社會」中,即便市場邏輯凌駕一切,但在一些特別的市場這個邏輯卻顯得過於單純。有人說: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不願意接受的價格。將相同的邏輯用在勞動力市場,失業就是個假議題。「沒有找不到的工作,只有不願意接受的薪水。」書中指出這樣的論點忽略了勞動力市場與一般市場非常不同的地方,降低薪水可能反而更難找到工作。這種市場會放大人們對未來樂觀或悲觀的期待,成為現實。顯示「市場社會」在看似高效與潔淨的形象中,其實有著不理性與矛盾的一面。

現代「市場社會」的衝突

書中最後三章分別討論了在現代的「市場社會」中,我們面臨的挑戰與衝突:

  • 在「市場社會」中,企業間的競爭讓科技高速進步。如此下去,未來的我們會是讓機器做所有雜事,讓人類在煩事中解放出來?還是會被高度發展的科技奴役?
  • 對被政治與財閥干預的金融體系失望,我們是否能期待一種獨立、不受操控的貨幣以避免許多經濟問題,例如比特幣?
  • 經濟持續的發展必然以犧牲生態為代價,我們能不能依靠市場機制在發展與環保中找到平衡,例如碳排放權交易?

其實這三個問題都牽涉到誰可以干預、誰可以得利、誰可以控制等政治問題。如果我們不喜歡現在那掌握分配的權力,不是應該去找一個沒有權力運作的烏托邦,而是應該積極介入、參與政治的運作。如果比特幣發生危機,是誰要出手相救?如果有企業違反碳排放的規範,又是誰有權制裁?對於以上的問題,本書對「市場社會」的對策都是積極確實的民主。如此才有機會抵抗過度集中的財富與權力,也才有機會避免人類的悲劇。

經濟學與「市場社會」的極限

在後記,作者有一段對經濟學家的反思:

When economists insist that they too are scientists because they use mathematics, they are no different from astrologers protesting that they are just as scientific as astronomers because they also use computers and complicated charts. [p.196]

如果經濟學家不算科學家,那是什麼?他認為經濟學家至多是像哲學家,努力逼近卻永遠無法獲得終極的意義。這本書就正示範了一種討論經濟時的哲學態度,邏輯緊湊但不專斷絕對。

「市場社會」的發展史很明確地提醒我們並不是所有社會都是「市場社會」,交換價值也不總是凌駕於一切之上。但今天走到「市場社會」是不是必然?是不是當科技跟上人類逐利的本性,就會走入這個社會制度?經濟學又能否回答進入「市場社會」後,人是否更自由了?更富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