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Bird by Bird


之前不只在一個地方聽過這本書,這個夏天終於買下來好好讀完。作者說關於寫作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在這本書裡了。書中有幾篇是談寫作的基本元素,有幾篇是談寫作的心態,也有談建立支持寫作的系統。但這本書最棒的地方是,即便不是以寫作為職志的人依然能從這本書感到鼓勵與安慰。

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關於如何開始的幾篇。書中點出一個事實:每個人的初稿都很爛。不管是多成功多暢銷的作家,寫出來的第一版通常一樣爛。光是點名這個事實,至少就讓人放下對自己初稿過高的期待。而真正挑戰不是第一版寫得多好,而是先寫下第一版,再改出沒那麼爛的第二版,再接著寫出還可以看的第三版。另外,在還沒動筆之前,寫作者有時也無法預知作品的方向。可能在初稿中邊邊角角的一句話,卻成為完稿中的最精彩的轉折。想遇到那最後閃亮發光的成品,還是依然要從破爛的初稿開始。

因為這本書是從作者教授寫作課中提練出來的,而大部分參加寫作課的學生都嚮往著有天能出版自己的作品,作者也因此在最後一篇分享他的出版經驗。嚮往出版多少期待出版帶來的名與利,或是自我價值的躍升。期待基於他自己的出版經驗,作者並不否認出版的意義,但很多他原先期待的美好並沒有在出版後發生。自我懷疑與撞牆期還是和出版前一樣不時出現。比起被人認出的虛榮或其實沒有很多的出版收入,他覺得出版之後踏實的快樂是寫作本身,是在書桌幾個小時的文字與思緒密合的時光。

The real payoff is the writing itself.

我自己覺得這本書比我最近看的幾本職涯書還更有力量。它不是告訴你離成功少了什麼,補上什麼就可以更接近成功。而是很誠實的說你遇到的問題作者也被困擾著,而且他也沒有解方。例如,書中有一篇作者分享一段他嫉妒朋友的經驗。他覺得這位朋友寫作不如他,但卻接連得到成功與財富。這位朋友時常打給作者說又賺了多少錢,卻不曾關心過作者拮据的經濟狀況。作者不想破壞這份友誼,卻也無法忽視嫉妒的心理負擔。他沒有答案,只是很誠實的分享。另外,我非常推薦 Plot Treatment 那篇。看作者如何從一次次的崩潰中重建,一次次就要達到目標卻得重頭來過,最後寫出他最成功的小說。

這是一本關於寫作的書,也是一本關於追求,關於生命的書。非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