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關於故事的書


前幾個月,想讀書但卻找不到想讀的書。有點想讀小說,只是怕讀不出什麼深刻的感受。也想讀非虛構的書,但擔心會被一堆事實轟炸到讀不下去。當時這本書的出現真的滿足了我兩個矛盾的需求。本書的作者在雪城大學教授寫作多年,把多年的教學濃縮成這本書。書中用七篇十九世紀俄國的短篇小說為範本,討論了關於故事的基本命題,也分享身為小說創作者的經驗與心得。這本書我讀得很開心,有好看的故事,也跟著書中的分析一起思考:什麼是好的故事?我又是怎麼體驗故事?


這本書一開始提醒我們觀察讀一篇故事之前與之後的心理變化。在讀之前,我們對故事的理解是無窮可能的空白。隨著我們一句一句地往下讀,故事變得愈加明確,可能的發展逐步限縮、聚焦。創作者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要吸引讀者讀完一句會想讀下一句。創作者讓讀者繼續讀下去的方法各有不同,可能是用的詞句非常華美,或是情節緊湊精彩。總之,作者必須把讀者緊拉在故事旁,隨著故事一起往下發展。

故事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出現角色的困境,或是懸念,讀者自然會問:那接下來呢?讀者期待故事的發展會解決這些困境或懸念。對創作者來說,回應期待不難,如何回應才是真挑戰。像是推理小說中讀者最大的期待就是知道兇手是誰以及犯罪手法,但隨便寫出一個兇手或一個犯罪手法只能算是交差。回應了懸念但大概無法滿足讀者的期待。

以上條件固然重要,但在觀察無數位年輕創作者後,作者還總結有一項最重要的能力會讓成功的創作者勝出。那個能力就是能夠建立因果。故事中的因果關係可以把貌似無關的事件連結起來,因而產生意義。我們讀一篇故事時感受到的種種意義,就從每一個小小的因果搭建起來。書中用卓別林早期與成熟期的電影相比為例。雖然兩部電影中使用的元素多所重疊,但在成熟的電影中連結各個元素的因果關係明確且緊密,形成一個高度和諧的系統。書中的原文是:

In a highly organized system, the causation is more pronounced and intentional. The elements seem to have been more precisely selected. Things escalate decisively; everything is to purpose. [p.344]

因此,在一個好的作品中,所有的細節都為整體盡一份力。反過來說,好作品中也不會有冗餘或沒意義的細節。


這本書也討論了作品與創作者。創作是機制是什麼?創作者與作品是什麼關係?創作者又能不能為自己的作品下最終的解釋?本書作者分享自己創作的經驗,給這些經典命題提供一些相對日常的參考。

一部作品中的角色、對白、或情節都源自創作者生活與閱讀中累積的一切。某個意義上而言,作品就是創作者的部分、創作者的延伸。只是,即便作品的一切都來自於創作者,但一個人的內在往往不是單一純粹的,充滿了各種矛盾與衝突。我們無法期待創作者理解自己的全部,就像他也無法闡明作品的一切意義。

創作的過程也讓創作者與作品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創作就是無數次修改的過程,而每一次修改時創作者根據自己「直覺的偏好」把作品往自己的理想慢慢推進。這個「直覺的偏好」不一定是創作者可以意識到的信念或價值,通常就是一種超越理性的直覺好惡。

縱然創作者有特定的價值偏好,在「直覺的偏好」主導下,最後的作品可能忽視甚至背離創作者預設的價值。書中用托爾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說來解釋這種現象。托爾斯泰可能想用這篇小說傳達某種溫順自持,被虐待時仍保持開朗的宗教美德。但小說呈現出來的效果卻讓讀者無法百分之百認同這項特質,進而顯得更加複雜與曖昧。作者猜測到,或許在創作之際,小說家托爾斯泰主導了虔誠的托爾斯泰,也因此成就了那篇小說的藝術性。


這本書展現了小說可以多美麗,但這美麗會不會帶點危險?人腦本來就有在多個事件中建立因果與意義的傾向,而小說的技藝就在有限的字句中極力激發人腦發揮這個傾向。畢竟掌握因果、建立意義就是小說家的基本功。只是,我們可能要小心故事與現實的不同。本書中果戈里的〈鼻子〉就出現了故事中的敘事者不一定如我們預設的正常且流暢,進而挑戰我們在一般故事中建立因果與意義的慣性。在現實中,我們也很難擺脫用故事理解現實,或不經意地把兩件事情誤用因果連結。當覺得自己把生活活成故事時,或許先放下創作者的身份,或提醒自己即便是創作者也無法窮盡自己作品的意義。